<tbody id="5dvga"><track id="5dvga"></track></tbody>
  • <span id="5dvga"></span>

    <th id="5dvga"></th>
      <th id="5dvga"><track id="5dvga"></track></th>
      <th id="5dvga"></th>
      <dd id="5dvga"><pre id="5dvga"></pre></dd>
      <nav id="5dvga"><big id="5dvga"></big></nav>

    1. 歡迎您訪問永新縣人民政府網!
      • 1
      • 2
      • 3
      久久亚洲热线2020精品
      <tbody id="5dvga"><track id="5dvga"></track></tbody>
    2. <span id="5dvga"></span>

      <th id="5dvga"></th>
        <th id="5dvga"><track id="5dvga"></track></th>
        <th id="5dvga"></th>
        <dd id="5dvga"><pre id="5dvga"></pre></dd>
        <nav id="5dvga"><big id="5dvga"></big></nav>

      1. 關于制訂《永新縣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的函

        發布:2022-05-06 10:51:44   來源:  作者:   瀏覽量:  

        關于制訂《永新縣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的函


        各鄉鎮人民政府、三月坪街道辦,縣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單位:

        為有效保障縣重點項目落地開工,緩解林地供需矛盾,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助力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江西省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工作方案》、《吉安市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工作方案》,結合我縣實際,就實施林地占補平衡試點有關工作非常有必要,現擬制訂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要求,統籌加強林地保護利用管理,嚴格控制占用林地,依法有序補充林地,切實規范礦山生態修復補充林地占補平衡管理,科學引導節約集約利用森林資源,確保實現“森林資源持續增長、生態功能穩步提升”發展目標。為保護、鞏固和發展綠色生態優勢,深入推進永新湘贛邊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建設夯實生態基礎。

        二、試點范圍和基本原則

        (一)試點期限及范圍

        試點期限:2022 年-2024 年。

        試點范圍:全縣各鄉鎮,按照自愿申報、縣自然資源局推薦、縣政府審定的程序確定的,依據林地占補平衡的工作要求,實施范圍和支持的只限于開展林地占補平衡的鄉鎮。

        (二)基本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嚴格保護。強化生態紅線保護意識,嚴守林地保有量紅線,嚴格落實林地定額管控措施,控制建設項目占用林地,切實保障國土生態空間。

        堅持先補后占、占補平衡。統籌加強林地資源的有效配置,按照“先補后占、占補平衡”的原則,建立補充林地儲備庫,礦山生態修復林地儲備,力爭省級次年度追加下達我縣林地定額,滿足項目建設需求。

        堅持政府主導、量質并舉。嚴格落實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按照“宜草、宜林則林”的要求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堅持量質并舉,確保林地保有量動態平衡,及時更新林地數據庫,優化林地保護利用結構與空間布局,合理配置林地資源,實現林地生產力穩步提升。

        三、試點內容及方法

        (一)目標任務

        我縣近三年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年均1000畝,省級下達市級林地定額后,市級再分配給我縣的林地定額平均每年不足100畝,需求存在較大差額。為有序推進試點工作,結合當前實際情況。確定三年的任務數量:

        1.2022年不少于500畝;

        2.2023年不少于500畝;

        3.2024年不少于500畝。

        具體以補充林地儲備庫為準。

        (二)調查確認補充林地

        1.補充林地的類型

        對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及年度國土變更調查中確定的采礦用地實施生態修復,恢復森林植被,由采礦用地轉為林地。

        2.調查及確認程序

        (1) 申請。鄉(鎮)人民政府對符合補充林地類型的地塊可以向縣林業提出補充林地的申請。

        (2) 核實。由縣政府牽頭,組織林業、自然資源等部門對擬補充林地地塊進行內外業核實,確保補充林地之前土地權屬明晰、來源可靠。

        (3) 公示。對擬補充林地的地塊要在地塊所在自然村、村委會所在地進行公示。

        (4) 確認。對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擬補充林地,經調查核實,并經相關權利人認可后報縣政府批準確認。

        (5) 造林。由縣林業、自然資源等部門牽頭,組織相關權利人,參照《造林技術規程》等技術規程,對擬補充林地地塊實施生態修復。

        (6) 驗收。經縣林業、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合驗收合格的,縣自然資源在年度土地變更調查更新數據庫中進行地類變更。

        (7) 變更。縣林業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中將補充林地地塊由非林地變更為林地,并建立縣補充林地儲備庫。

        (8)入庫。縣林業將補充林地儲備庫按程序報省市級林業部門審核,審核同意后入省級補充林地儲備庫。

        (三)建立林地占補機制

        1.建立統籌平衡機制。占補平衡原則上以鄉鎮為單位進行總控,優先保障開展實施采礦用地實施生態修復的鄉鎮重點項目、鄉村振興示范點項目等,新增林地定額在試點期限內有效,試點期結束未使用的自動作廢。

        2.建立多元化主體投入機制。鼓勵和支持多元化主體投入開展礦山生態修復為林地。按照“誰修復、誰受益”的原則,符合《造林技術規范》規定的,礦山生態修復投入主體可以享受造林補貼;已納入縣級林地占補定額的,各鄉(鎮)人民政府應保障投入主體的合理權益。

        3.建立使用林地計劃機制。各鄉(鎮)要在每年初向縣林業局報告上年度試點工作總結,對本年度擬使用林地的項目、面積和補充林地作出統籌安排,做到計劃到位、臺賬清楚。

        4.建立補充林地持續核查機制。對已納入補充林地儲備庫的地塊,每年核查一次,對管護不到位、林分質量下降,甚至退化、滅失的,扣減當年度使用林地定額。

        (四)獎勵標準

        1.獎勵工作經費標準:本次林地占補平衡經驗收合格納入補充林地指標庫,并經縣自然資源局國土年度變更為林地的,各鄉鎮按500元/畝、縣自然資源局按300元/畝、林業局按300元/畝的獎勵標準列入預算,用于鄉鎮及部門開展補充林地工作。

        2.后期管護標準:項目后期管護工作采取縣與鄉(鎮)、鄉(鎮)與村、村與農戶或承包戶層層簽訂后期管護合同,根據簽訂合同及后期管護情況,種植成活率較好情況,按照300元/畝/年的標準連續二年直接撥付給經營主體,如種植成活率較差的不給予撥付。

        3.撥付程序:鄉鎮獎勵工作經費分批撥付,在項目立項順利開工后,撥付第一批工作經費,金額為獎勵工作經費的30%;項目驗收合格后,撥付第二批工作經費,金額為獎勵工作經費的70%??h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的工作經費在項目驗收后一次性撥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按照本試點工作方案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成立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副縣長尹育文任組長,政府辦副主任、縣林業局局長、縣自然資源局局長以及項目實施的鄉鎮政府等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審計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縣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組織協調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林業局,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為辦公室主任,縣林業局局長為辦公室副主任,負責日常具體工作??h林業局執法大隊、林業生態建設中心、生態股,縣財政局預算股、農業股、縣自然資源局地籍股、生態修復、縣發改委、縣審計局等相關科室(單位)負責人及鄉鎮技術人員組建工作專班,負責統一規范、協調處理具體技術問題。具體職責如下:

        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做好項目區群眾的宣傳工作,項目后備資源調查、項目選址、立項申報、工程招投標、工程施工管理、矛盾糾紛調解、驗收申報、新增林地的落實,對新增入庫的林地要加強后期管護等工作,不得建設占用。

        縣自然資源局:負責組織項目立項、規劃設計報審、項目資金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及指導、組織項目驗收,及時將驗收合格、無爭議的采礦用地生態修復的項目納入到國土年度變更數據庫,變更為林地。

        縣財政局:負責項目資金的預算、撥付、監管及工程投資評審、工程投資超過總預算資金變更審核等工作。

        縣發改委:負責項目立項審批等工作。

        縣審計局:負責項目竣工結算審計工作。

        縣林業局:負責礦山實施生態修復的造林補貼立項工作,負責項目的技術指導,督促鄉鎮抓好實施項目的后期管護工作,認真做好林地占補平衡指標、林地指標的認定,并完成有關項目入庫工作。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將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參照縣政府做法,組建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認真研究出臺配套政策,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規范操作,確保試點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強化責任落實。縣林業局、縣自然資源局,縣財政局、縣發改委、縣審計局要分工負責、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各鄉(鎮)人民政府積極摸排轄區內采礦用地可生態修復為林地的地塊,按照“能轉盡轉、應轉盡轉”原則,切實落實好礦山生態修復、恢復森林植被及造林驗收、森林資源“一張圖”年度更新、年度國土變更等工作,逐級申報建立補充林地儲備庫。

        (三)強化監督管理。嚴格落實地方政府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嚴守林地保有量紅線,強化林地保護意識,優化林地保護利用結構與空間布局,合理配置林地資源,穩步提高林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各鄉(鎮)要引導多元化主體按照“宜林則林”的要求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堅持數量和質量并舉,加強對補充林地的監督管理,強化監測評價,確保試點范圍內補充林地和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動態平衡。

        為使工作方案更具合理性和操作性,請相關單位根據部門職能提出書面意見,于5月13日前反饋我局(聯系人:盛小華,電話:13979620188,郵箱:yxlyjsxh@163.com)。

            附件:擬印發永新縣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相關政策解讀


                                       永新縣林業局

                                       2022年5月6日

        林地占補平衡相關政策解讀 .docx

        已跳轉到底部內容區域
        工具條已關閉
        X
        選擇其他平臺 >>
        分享到
        工具條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