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D46-0102-2022-0553 | 分 類: | 其他有關文件 | ||
發文機關: | 永新縣教體局 | 發文字號: | 永府辦字〔2022〕85號 | ||
標 題: | 【有效】永新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 ||||
發文日期: | 2022-12-14 15:05:19 | 有效性: | 有效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時限: | 常年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 各鄉鎮人民政府、三月坪街道辦,縣直有關單位:
經縣政府研究決定,現將《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永新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17日
?。ù思鲃庸_)
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提高新時代心理育人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府廳字〔2022〕22號)《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吉府辦字〔2022〕70號)等文件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縣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堅持“育心、育德與育才相結合,發展、預防與危機干預相結合,專門課程、學科滲透與主題活動相結合,學校主導、家庭協同與社會支持相結合”原則,按照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協調發展的工作方針,突出問題導向,補齊短板弱項,完善政策機制,加強人文關懷,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提升學生調控情緒、應對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標
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全面覆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礎設施基本達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熱線服務、心理評估、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精神科治療等銜接合作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服務模式全面建立,政府、學校、醫療機構、村(居)委會、社會、家庭等網格化服務體系全面建成。到2025年底,全縣中小學校100%建立心理防護網絡,100%設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熱線、100%建立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站,全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普查率達到100%,家長的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100%。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配齊建強,專業人才隊伍逐步壯大,志愿者服務隊伍覆蓋各級各類學校。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基本形成,自助互助技能掌握達到30%以上,心理問題發生率上升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三、重點任務
?。ㄒ唬┨岣咝睦斫】到逃|量
1.開足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發揮課堂教學和班團隊會主渠道作用,統籌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開展生命教育、親情教育、挫折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按照每兩周不少于1課時的標準,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和課表。各級各類學校每學期要至少開展1次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團輔活動。各校要依托贛教云平臺和官方網站,培育、遴選和推廣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教學案例和線上課程,形成系列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課程資源。2025年前完成“100節心理活動示范課、100個優秀心理輔導案例、100個校園心理劇”資源庫建設。
2.發揮五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堅持學科融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加強作業管理,改進考試方法,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充分挖掘課程教材蘊含的心理要素,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思維、情感、態度、意志等心理要素的同步發展。嚴格落實開齊開足上好體育、音樂、美術課的剛性要求,廣泛開展“曬課表”活動,嚴禁“陰陽”課表。積極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廣泛開展普及性體育運動和藝術實踐活動。
3.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路徑。探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班團隊活動、校園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有效融合機制,充分利用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多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掌握簡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充分利用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研學實踐基地等校外資源,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研學、心理素質拓展和心理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
4.開展師生全員測評篩查。積極推進心理健康篩查服務,在現有教育平臺中增設學生心理健康管理服務項目,提供學生心理健康測評、檔案管理與轉接、異常行為預警、心理訓練、在線咨詢等一站式服務。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面向全體師生的心理健康篩查,建立心理健康狀況動態監測機制,根據篩查結果,建立“一生一檔”心理成長檔案。全面建立“班級(宿舍)一年級一學校一家庭”的心理健康四級預警網絡,班級預警由心理委員(每班設男、女委員各1名)、班主任、任課教師共同負責,班主任要積極引導心理委員發揮好“信息采集器”作用,全面掌握學生親子關系、家庭變故、人際矛盾、行為異常等動態信息,實現重點人群心理問題早發現、早干預。
?。ǘ┩晟菩睦黻P愛與幫扶機制
5.建立談心談話制度。大力推進“萬師訪萬家”談心談話活動,指導學校建立全員導師制,在開學前后與每位學生進行一次“面對面”“一對一”的談心談話,對尚未返校的學生可采取電話或網絡方式進行。全面實行“傾聽1刻鐘”行動計劃,讓每個學生每天與同學、班主任、任課教師或家人有效溝通交流15分鐘。要結合自我報告、日常觀察、家訪等方式,有效掌握困擾學生的具體壓力源和情緒行為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研判、心理疏導、日常幫扶和檔案建立工作。
6.完善輔導服務制度。統籌全縣學生心理輔導資源,組建高水平的學生心理輔導服務團隊和突發事件的心理專家團隊。廣泛宣傳江西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熱線--12355,提高對服務熱線的知曉率和認可度。各級各類學校要健全心理輔導值班、預約、面談等制度,利用電話、網絡等媒介,滿足學生咨詢與求助需求。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心理社團等作用,積極開展同伴輔導和互助。面向學生的心理輔導要遵守保密原則,恪守咨詢倫理,保障信息安全。
7.增強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健全衛生醫療機構與教育部門及各級學校協同合作機制,以縣為單位,建立醫院與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常態化合作關系,明確具體對接聯絡人員。推動全縣綜合醫院開設心理咨詢中心或心理(精神)門診,精神病??漆t院設立心理門診。到2025年,縣級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全面建立學生心理危機轉介“綠色通道”??h民政部門要鼓勵設立相關社會機構,加強對沉迷網絡人際交往、游戲等網絡迷戀行為學生的心理矯治工作,對留守、貧困、流動、單親、殘疾、喪親等處境不利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愛,為遭受校園欺凌和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情感困境等情況的學生,提供及時心理干預。同時,重視治療返校學生心理支持,指定專人定期進行心理輔導,做好跟蹤記錄。
8.建立數據監測反饋機制。建立監測數據反饋機制,公安政法及宣傳網信等部門要加強對各類網絡平臺的監測,發現學生通過網絡搜索或討論自殺方法等信息時,應及時向學校及其主管部門反饋,運用科技手段協助學校定位突然失聯學生,盡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ㄈ﹥灮睦斫】到逃瞬抨犖榻ㄔO
9.配齊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強化心理健康教師配備,編制部門指導學校在編制總量內,統籌合理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獨立法人的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原則上按照師生比1:800配備專職教師,超過800名學生的中小學校采取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相結合的方式配備,要求至少配有1名專職教師。鼓勵教師自主學習,探索以獎代補方式。每參加培訓并取得心理咨詢資格證的,其培訓及考證費用由所在學校負擔??h級教研機構至少配備1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必須專職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周擔任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包括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教育、活動課程),并從事6小時以上的個別咨詢或團體心理輔導。
10.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實施心理健康教師三年培訓計劃,依托“國培”項目、“省培”項目、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培訓班以及縣級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分期分批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骨干教師培訓(包括理論學習、技能輔導、實戰觀摩、案例督導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師基本理論、專業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每年至少舉辦1-2期心理健康教師專題培訓。鼓勵有志于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參加心理健康專題培訓,掌握心理健康指導基本理論和方法,并經考核取得對應的國家認可的專項能力證書,充實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將心理健康教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納入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主任培訓和新教師入職培訓,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通過各級各類培訓,用3年左右時間達到心理健康師資配備要求。各校要積極推動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參加各級職稱評聘、優質課比賽、基本功大賽。落實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政策,并計班主任工作年限。
11.積極擴大心理援助志愿服務組織。一是依托衛健、政法、團委等部門的相關組織,招募醫務人員、專家學者、學校教師、社會工作者等具備資質的人員,進一步健全全縣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務團隊,至少成立一支不少于20人的志愿服務團隊,設立24小時開通的心理援助志愿服務熱線。積極推廣江西省社會心理服務熱線--966525,提高群眾知曉度。同時,常態化為廣大市民推送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和預防技能。積極探索設立心理健康咨詢網站,開展科普宣傳、心理咨詢、危機干預等志愿服務。積極指導各中小學聯系井岡山大學、吉安職院等高校開展心理健康結對幫扶。二是專門成立并建設永新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服務站,由縣教研室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主導,各中小學校選派1名有具備資質的教師共同組建。負責制定全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指導全縣學校心理輔導室建設、課程開設。健全心理輔導值班、預約、面談等制度,利用相關媒介,做好學生咨詢與求助需要。每年到全縣每所學校至少開展1次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團隊輔導活動,團輔對象為學生和學生家長。
?。ㄋ模嵤┬睦斫】到逃盗兄黝}項目
12.實施“‘安姐康哥’課代表”黨建引領項目。大力打造“‘安姐康哥’課代表”黨建品牌,探索“黨建引領學生成長”有效途徑,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全縣中小學校校長、黨組織書記培訓會內容,提升基層校長、黨組織和書記心理引導能力,通過搭建以黨員教師、家長為主體的“安姐康哥”志愿者服務隊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與學?;鶎狱h組織、黨員教師有效融合的工作機制,利用學校課后服務、班隊主題活動等平臺,讓身邊人解身邊惑,幫助學生培育健康積極心態。
13.開展“1+1”心理健康教育項目。結合“五育并舉”工作要求,實施中小學生每天至少“運動1小時、勞動1小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程。社會、學校和家長,要為學生運動、勞動創造必備的時間、場所,通過實施陽光體育運動及勞動教育,使負面情緒及時得到消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珍視生命的心理品質,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實現“心態轉換”。
14.落實“首課負責制”生命健康教育項目。在每天第一節課前開展“陽光5分鐘”的生命健康教育,通過課前演講、故事分享、微視頻、音樂放松、集體唱歌、手指操等形式,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成長規律,圍繞認知水平、心理和生理特征、壓力及挫折應對等重點內容,強化生命教育。
15.建立分類指導的“紅黃藍”卡項目。各級各類學校要根據信息采集情況和師生心理健康量表分析,建立師生心理健康“紅黃藍”卡制度,制訂分類管理機制,精準提供心理服務。針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關系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問題,建立“一人一策、一人一幫”工作臺賬,做好隱私保護,設立標準化處置流程。對出現言行異常等情況的學生,要及時與監護人聯系,必要時盡快送醫就診。
16.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協同項目。加快推進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建設,通過三年行動計劃,建立縣、鄉、校三級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配備必要的桌椅、圖書及相關設施設備,逐步達到“有計劃、有隊伍、有制度、有專用室場、有活動記錄”的“五有標準”。組建永新縣家庭教育講師團,每學期針對家長開展不少于4課時的專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進一步完善家校溝通交流機制,暢通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家長開放日、即時通訊軟件等家校溝通渠道,動員家庭積極參與子女教育,幫助家長提升、識別和應對子女心理問題和危機干預的意識與能力,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同時,擴充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場所家長學校功能,由民政、衛健等相關部門定期配送心理健康和家庭婚育教育等課程,系統改善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大育人環境,形成具有永新特色的家庭教育品牌。
四、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各單位要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擺在突出位置,作為落實立德樹人和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點任務,納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全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由縣教體局牽頭,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委網信中心、縣委編辦、縣委政法委、縣衛健委、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公安局、縣人社局、縣民政局、縣文廣新旅局、縣市場監管局、團縣委、縣婦聯等部門組成。各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要結合自身職責,按照“心理健康教育項目化”思維,研究制定貫徹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舉措,并報聯席會議制度辦公室備案。同時,要加強督導檢查,及時報告工作情況。
?。ǘ┖粚嵒A保障。各級各類學校應在年度預算中統籌安排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項經費,并加強對經費使用效益的考核,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各項工作有效開展。到2023年末,所有城區中小學及鄉鎮中小學校要嚴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全面建成標準化心理輔導室,并健全值班、預約、輔導、檔案建設及移交等管理制度,確保非寄宿制學校心理輔導室每天開放不少于2小時,寄宿制學校每天不少于4小時。不具備建設心理輔導室的規模較小的學?;虼逍?、教學點,要納入片區中心學校范圍,統一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務。
?。ㄈ娀綄гu估。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督導制度,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鄉鎮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內容。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評估認定工作,分批次推進各級心理健康特色示范學校創建,確保到2025年全縣15%的中小學校創建成為市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驗交流,及時總結經驗、交流成果。
?。ㄋ模V泛宣傳引導。結合“5·25”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衛生日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動漫等傳播形式,播出一批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精品和公益廣告,分年齡段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科普宣傳,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心理宣傳教育。要強化新聞機構的社會責任,建立嚴格的內容審查制度,堅持正面宣傳引導,規范心理危機事件的新聞報道,避免因誤導社會輿論而造成不良影響。
附件:1.永新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聯席會議制度部門職責
2.永新縣心理健康教育聯席會議成員名單
附件1
永新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聯席會議制度部門職責
縣教體局:牽頭負責聯席會議工作,同各部門信息聯通共享和聯動協作工作,落實好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建立嚴格的內容審查制度,強化新聞機構社會責任,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正面宣傳,做好輿論引導。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文明城市、文明校園創建的重要內容,組織一批心理輔導志愿者進鄉村學校少年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建立(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
縣委網信中心:引導中小學生正確上網用網,加強網絡監管,做好輿情監控,防止媒體炒作,構建健康綠色網絡環境。
縣委編辦:指導學校在編制總量內統籌合理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縣委政法委: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社會心理服務的重要內容,納入平安建設考核范疇。
縣衛健委:組建高水平心理健康服務志愿者團隊,鼓勵和引導專家學者、醫務人員、專任教師、具備相關資質的社會工作者、心理專業大學生等加入,定期為學生開展科普宣傳、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加大政策引導,擴充心理健康教育醫療資源供給;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精神(心理)科,推動醫療機構與學校共享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到2025年底實現中小學校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建立學生心理危機轉介“綠色通道”。成立縣、鄉兩級心理人才庫。
縣發改委:將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縣財政局:在年度預算中統籌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專項工作經費,指導各學校在年度單位預算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加強對經費使用效益的考核。
縣公安局:加強對各類網絡平臺的巡查、監測預警,及時核查學生個人揚言自殺傾向等信息,妥善處置;協助學校定位失聯學生,協助做好非正常死亡學生事件維穩工作,依法及時處理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行為。
縣人社局: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招聘工作。及時制定心理健康服務人才激勵機制,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的人才培養體系和管理辦法,推動解決關于取消心理咨詢師職業鑒定后如何開展相關職業評價的工作。
縣民政局:加強心理健康領域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引導和推動相關專業領域的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縣文廣新旅局:組織開展以保護未成年人為主題的學校周邊環境專項整治,依法治理心理健康領域亂象。
縣市場監管局:規范面向學生開展的心理咨詢服務,依法查處心理咨詢機構無照經營行為。
團縣委:加強對學校團學干部、少先隊輔導員的心理健康培訓,開展公益性學生心理輔導活動,提升青少年服務陣地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持續推進12355青少年服務臺建設,充分發揮12355的心理服務優勢,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系列活動,切實服務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縣婦聯:提升家長及監護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并為困境兒童家庭提供幫助。牽頭開展好家庭教育,加強留守兒童關愛工作。
附件2
永新縣心理健康教育聯席會議成員名單
第一召集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彭麗英
牽頭召集人:縣教體局局長王佐
成員:縣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政委曾紅根
縣教體局黨工委委員汪元明
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分管領導周斌斌
縣委網信中心副主任劉昆
縣委編辦副主任賀方穎
縣委政法委二級主任科員朱旺先
縣衛健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燾
縣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周建春
縣財政局普惠金融服務中心副主任左富先
縣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賀忠華
縣民政局副局長劉小華
縣文廣新旅局副局長賀愛梅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尹祖榮
團縣委副書記吳倞
縣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彭奇
主辦:永新縣人民政府 承辦:永新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796-7717202
備案證編號:贛ICP備11004261號 網站標識碼:3608300005
贛公網安備 36083002000109號
技術支持:維網科技